血液肿瘤专刊
#年第1期#
题目:PET-CT能否替代骨髓检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研究
作者:程莉莉施晴秦维刘梦珂钱樱程澍王黎赵维莅
通信作者:赵维莅,上海交通大医院
引用本文:程莉莉,施晴,秦维,等.PET-CT能否替代骨髓检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研究[J].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,,05(1):26-30.DOI:10./cma.j.cn--.
导读//
年4月15日,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正式启动,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“整合资源,科学防癌”。今天,小编特别选取了年第1期血液肿瘤专刊中有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的相关文章,探讨PET-C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诊断与预后的价值。
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,约占36.2%,具有较强的侵袭性,骨髓是其较为常见的侵袭部位。淋巴瘤出现骨髓侵犯时Ann-Arbor分期即为Ⅳ期,且骨髓侵犯本身属于结外累及,对淋巴瘤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影响,因此早期、准确的检测出骨髓侵犯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。骨髓侵犯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骨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,前者主要包括骨髓活检、骨髓涂片、流式细胞术、染色体核型分析,后者主要包括PET-CT、MRI检查。过去骨髓活检一致被认为是检测骨髓侵犯的金标准,但随着科技发展PET-CT逐渐成为新的热点,关于它能否替代骨髓检查的讨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。本研究旨在讨论不同的检查方式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诊断价值以及18F-FDGPET-CT及骨髓检查结果对患者预后的影响。
通信作者简介//
赵维莅
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内科常务副主任
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
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科技部领军人才
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
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
中国实验血液学会秘书长
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抗淋巴瘤联盟副主席
研究方向: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转化研究
原文阅读//
版权说明:本文首发于《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》年第1期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
本刊简介
《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》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期刊,于年6月正式公开发行。
本刊以促进转移性肿瘤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、提高我国转移性肿瘤诊疗水平为办刊宗旨,为国内唯一的以研究肿瘤转移为特色的学术期刊,填补了国内相关期刊领域的空白,为转移性肿瘤先进的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提供推广与展示的平台。
官方网址